按关键词阅读: 包子 食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山中走兽云中雁 , 陆地牛羊海底鲜 , 不及狗不理香矣 , 食之长寿也 。 ”——慈禧太后 。
(当年袁世凯任直隶总督 , 曾到天津编练新军 , 为了讨好慈禧太后 , 袁世凯曾特意买了天津“狗不理”包子 , 进贡给慈禧太后 , 慈禧太后吃完 , 大为赞叹 。 )
中国是美食之乡 , 古往今来 , 人们就非常注重饮食 , 早在晋朝 , 就开始流传着这么一句俗语——民以食为天 。
我国幅员辽阔 , 不同地方有着不同的风土人情 , 同时也有不同的饮食文化 , 每个地方 , 都会有当地的特色小吃 , 例如说到长沙人们会想起臭豆腐、说到桂林人们会想起螺蛳粉、说道北京人们会想起烤鸭、说道重庆人们会想起重庆火锅……
很多地方特色小吃 , 都有着其悠久的历史 , 也有很多老字号 , 开了很久 , 甚至见证了一段历史 , 例如本文要讲得“狗不理”包子 。 “狗不理”为天津三绝之首 , 其最早创立于清朝咸丰年间 , 也就是公元1858年 , 创始人为高贵友 , 高贵友本为一包子铺的伙计 , 他练就了制作包子的独门秘诀 , 于是自己开店 , 店号起初叫“德聚号” , 后来之所以改名为“狗不理” , 还有这么一段非常有趣的故事:
由于高贵友所制作的包子味道好、用料良心、价格合理 , 因此备受人们的欢迎 , 生意越做越红火 , 甚至开了分店 , 高贵友在自家包子店 , 忙得没有时间去跟顾客说话 , 由于高贵友小时候在当地的乳名叫“狗子” , 于是人们道:“狗子卖包子 , 不理人” , 久而久之就将高贵友的店铺 , 称为“狗不理”
在1916年 , 高贵友逝世 , 其子高金铭继承父业 , 不久后 , 将分店开到了北大关桥口 , 到了1947年 , 高贵友的孙子高焕文继承家业 。 “狗不理”自从创办开始 , 规模就变得越来越大 , 但还是秉承着价格公道、分量十足、遵照古法的态度 , 到了1956年公私合营 , 狗不理包子和另外几家有名的包子铺联合 , 重新开张 , 再次将“狗不理”这三个字 , 响彻大江南北 。 到了1980年 , “狗不理”注册了商标 , 并且于1999年获得了“我国著名商标”的称号 , 并且在当年的春晚 , 郭冬临和冯巩的小品中 , 提及到了“狗不理” , 称它为“薄皮大馅十八个褶”
到了2004年 , “狗不理”在韩国的首尔 , 开了第一家连锁店 。 2005年 , “狗不理”被另一个百年老字号“同仁堂”收购 , 并且于2008年 , 拥有了英文名字“GoBelive” 。
时至今日 , “狗不理”已经有163年的历史了 , 然而 , 却越来越显示出“靠山吃山、坐吃山空”的气相 , “狗不理”这张招牌是一张好牌 , 但是却被打得稀巴烂 。 首先 , 是没有创新 , 沉舟侧伴千帆 , 病树前头万木春 , 如今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 很多新的品牌不断涌现 , 并且其独到的创新性 , 迅速获得年轻人的喜爱 , 称为市场的新宠儿 , 一旦没有了创新 , 死守这一张招牌 , 最终的结局如何 , 可想而知 。
“狗不理”自高贵文开始 , 用料都非常公道 , 荤素搭配 , 分量十足 , 因此才在当时备受市民的喜爱 。 在电商的影响下 , “狗不理”也全方面开展在电商上的销售比重 , 而人们也能从网上 , 方便快捷地买到“狗不理” , 这一点“狗不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 。
然而 , 老字号之所以为老字号 , 是有人民群众的喜爱 , 在喜欢面食的地区 , 街头巷尾的早餐铺 , 都车水马龙 , 人们花费很合理的价钱 , 便能买到一份包子 , 开始一天的早餐 , 而这些便宜实惠的包子 , 也迎合人们的口味 。
“狗不理”有一家开在闹市王府井附近 , 但是门店却是冷冷清清 , 一看里面的价格 , 便非常清楚原因了 , 一个包子 , 价格贵到了35元 , 一盘开胃小吃如花生 , 也要50多元 。 王府井“狗不理”这么高的定价 , 普通老百姓哪能消费得起 , 曾经一段时间 , 王府井“狗不理”因此上了热搜 , 相关的讨论不计其数 。 在疫情之后 , 很多餐饮行业的店铺 , 遭受到了打击 , 而王府井“狗不理”也是其中之一 。
来源:(历史酿的酒)
【】网址:/a/bb/05253R63K2021.html
标题:包子|163岁的“狗不理”包子,现在为何无人问津?食客:你去看看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