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治毒”到“治穷”| 脱贫路上的凉山布拖经验( 四 )

马林英表示 , 有些摆脱贫困的家庭会因家中有人吸毒再次返贫;此外 , 一些吸毒人员为了以贩养吸会拖更多人下水 , 新生吸毒人员会使更多家庭陷入贫困 。


从“治毒”到“治穷”| 脱贫路上的凉山布拖经验

资讯频道http://zixun.iweiba.cn/list-1.html

戒毒康复人员要定期到社区戒毒康复站接受尿检 。 新京报采访人员 李桂 摄

对林勇来说 , 依赖毒品的日子里 , 收入虽然不高 , 但每月都要花很多钱“买药” 。

1988年出生的张立从12岁起吸毒 , 起初是村里的“大朋友”免费给的 。 四五次后他上瘾了 , 向他提供毒品的人开始跟他要钱 。

彼时的张立和父母在家务农 , 全家一年收入大约三四千元 。 吸毒成瘾后 , 他为了筹钱买毒品到砖厂打工 。 每月工资经常不够开销 , 偶尔才能省下两三百元寄回家中 。

一边戒毒一边脱贫

2015年的一天 , 蒋聪和朋友吸毒后在镇上逛街 , 后被执勤民警带去做尿检 。 余绍文说 , 民警会观察行人的走路姿势、身体状态、看到警察的反应等 , 以此判断他们是否吸毒 。

尿检呈阳性后 , 蒋聪被带到布拖县强制隔离戒毒所 , 后转到四川省资阳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 在那里 , 他每天6点半起床 , 上午做工——为塑胶鞋粘鞋底 。 中午或下午 , 他会与其他戒毒康复者一起打篮球、跑步 , 做各种康复运动 。

操场一圈约400米 , 蒋聪一般会跑上四五圈 。 操场边种着各色花草 , 他几乎都不认识 , 但跑步时看着这些花 , 他的心情好了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