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湾在北固山下写的这首诗,情景交融美如画卷,读来回味悠长( 三 )
这两句在内容上由时间转人空间,在写法上由实写转人虚写,既承接了前几句中对春景描写的文意,也自然过渡到后边的乡思之情中来。
文章插图
诗人运用生花妙笔,把唯独在春天清晨的辽阔江面上才能够观赏到的优美景色,摄纳到自己的诗篇中,以其生动的画面为人们呈现了北固山山水的特色描摹了出来。
由于它能够以高度精练的语言,敏锐地捕捉到黎明之时、春江之上的独特景色,显示出特定 的时空表征,从而产生了引人入胜的审美效果,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文章插图
王湾同时代的文人殷璠在《河岳英灵集》里记载:当时的宰相张说,曾将王湾的这两句诗题写在自己办公室的墙壁上,让其他文人模仿学习: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诗人已来,少有此句。张燕公手题政事堂,每示能文,令为楷式。”
文章插图
最后二句,诗人终于转人明确的抒情,但他的情感,仍然蕴涵于具体可感的形态之中,凝聚为带有浓厚传统色彩的诗歌意象。
时值辞旧迎新之际,身在青山绿水之间,满目鲜丽的春色,自然会引起诗人浓郁的故园之思。江面旭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行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大雁正朝着洛阳的方向飞行。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托雁捎个信吧:大雁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这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全篇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文章插图
于是,他的思绪很自然地与家书和千里之外的故乡洛阳联系在一起。于是,全诗的最后两句也就成了诗人这次漫游江南时心情的一个注脚。
雁足传书的典故,出自《汉书·苏武传》,是我国古典诗歌中很常见的写法,诗人常借这个典故表达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文章插图
王湾在诗中“归雁”,与雁足传书的典故是同源的。不仅因为它是传递“乡书”的使者,还因为在春天来临之时, 作为候鸟的大雁可以展翅北迁,而诗人自己却不得不漂泊异乡,只能够翘首北望。
这两句由描写新春之景,转而抒发思乡之情,总结全篇,韵味悠长。全诗以写景为主,境界开阔,绘画细腻,而诗人的主观感情只是隐含在对北固山山水浓描淡写的笔触里,并不直接表白出来。这两句婉曲传情,含蓄隽永,读来让人回味无穷。
文章插图
王湾的这首寓情于景的山水诗,为人们描绘了形态毕现、色彩纷呈的北固山山水图卷:青翠的北固山,辽阔的长江,江面的夜色、黎明,水天一线升起的红日,江南的春色,尽入图卷,尽收眼底。
王湾的这首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通篇描绘新春之景,而又处处隐含乡思之情。诗人用“山光水色入画来”的细腻笔法在诗中注入感情。
读了这首诗,我们不但会醉心于祖国壮美绚丽的大好河山中,而且诗人的思乡之情也能让今天的我们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 女主穿越文一朝穿成端王继室,背井离乡,长白山下送君一方盛世
- 太行山下的遍地“崖柏”,不知到底有多少是真正出自太行山的呢
- 孙悟空被压山下最绝望的500年中, 唯一给他送桃的小孩是啥来头?
- 为什么如来急忙把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原来是惧怕猴子大喊二个字!
- 猪八戒为何不能成佛你看灵山下,他对一位女妖做了什么
- 李湘|李湘减肥全靠嘴,羊群走丢后只在山下喊,汪海林全程紧跟像在变形
- 华山|为什么华山下面有些村民,一辈子也没上过华山?即便是免费
- 古镇|秦岭山下这座被人遗忘的千年古镇,有着传奇的吊脚楼,游客很少
- 华山|居住在华山下的村民,为何一辈子也不爬华山呢?原因很真实
- 华山:为什么华山下的村民,有的一辈子也不上华山?有什么原因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