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湾在北固山下写的这首诗,情景交融美如画卷,读来回味悠长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南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南宋词人辛弃疾登临北固亭,看到优美的风光环绕在北固山的四周,浩浩荡荡的长江在北固山下向东奔流。词人被祖国壮美的河山感染,因而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
王湾在北固山下写的这首诗,情景交融美如画卷,读来回味悠长
文章插图
镇江北固山风光北固亭,位于江苏省镇江市北固山上。北固山不仅因为得天独厚的风景闻名,更因为它沉淀的人文历史而闻名遐迩。
三国时期,刘备与东吴联姻的故事就是在北固山的甘露寺举行的,以险峻著称的北固山,因三国故事而名扬千古。
北固山上的多景楼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是长江之滨的三大名楼之一,多景楼是北固山上远眺风景的最佳处。宋代大书法家米芾为此楼书写了“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匾额。
王湾在北固山下写的这首诗,情景交融美如画卷,读来回味悠长
文章插图
宋代书法家米芾“天下江山第一楼”不仅是辛弃疾为北固山的人文与历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欧阳修、苏轼、米芾、和陆游这样的文人名士都曾登临北固山,他们凭栏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异姿,尽入眼帘。他们寄情山水,吟咏诗歌,写下了许多与北固山有关的诗歌。这些传诵千年的山水诗歌为北固山的人文增添了斑斓的色彩。
山水诗是我国古典诗歌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山水诗展示了古人文人对自然景象的描摹以及对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王湾在北固山下写的这首诗,情景交融美如画卷,读来回味悠长
文章插图
在众多吟咏北固山山水的诗歌中,唐代诗人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可以说是一首传唱千年、经久不衰的名作。
王湾,洛阳人,学识渊博,712年考中进士。第二年春风得意的诗人到江南一带漫游,借以饱览名山大川,游览风景名胜,探寻人文古迹。
王湾在北固山下写的这首诗,情景交融美如画卷,读来回味悠长
文章插图
王湾画像诗人王湾从洛阳出发,沿着京杭大运河一直到古城瓜州,然后乘船渡过长江抵达镇江,接着诗人又去了苏州游玩。《次北固山下》一诗就是诗人途径镇江北固山时写下的,原诗如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在北固山下写的这首诗,情景交融美如画卷,读来回味悠长
文章插图
王湾的这首五言律诗,开篇两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大意是说: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这两句表明诗人王湾此时正在旅途中,乘船正好经过长江边的北固山。
在唐宋时期,北固山的东、西、北三面临江,形似半岛,山势突兀险峻,形势险要,江山相雄,雄踞镇江城之东北,登顶眺望,正是诗人释法平笔下“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的壮美景象。
北固山因此也得到了“天下第一江山”的美誉,北固山也因壮美的风光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著名于世。
王湾在北固山下写的这首诗,情景交融美如画卷,读来回味悠长
文章插图
史料记载,唐德宗建中二年(781年),朝廷在润州(今江苏镇江)设置浙东西边防节度使,将润州改名为镇海,也称镇海军节度使。
在唐代,长江南北两岸的城市镇江与扬州之间的江面宽达三十余里。唐代著名诗人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在扬州时,曾隔江遥望镇江北固山,写下诗句有诗“北固伤江口,夷山近海滨”。
刘长卿在镇江任职时,也曾写下“气混京口云,潮吞海门石。孤帆候风进,夜色带江白”的诗句。可见在唐代,北固山下的长江江面是很宽阔的。
王湾在北固山下写的这首诗,情景交融美如画卷,读来回味悠长
文章插图
沧桑桑田,唐代北固山下的长江江形与现在也不一样了。即便是如今,北固山下的长江江面依旧很宽阔,江水流经镇江,汇入东海。船行在北固山下的江水中,水天相接,烟波浩渺,人们那依稀能感到江水犹如大海一样的气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