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肤品|你为“男色经济”买单了吗?我...tm真就!!!( 二 )


品牌代言寻找“男色”
不仅仅是直播带货 , 美妆代言也开始选择男明星、“小鲜肉” , 在这个“颜值担当”的时代 , 选择男性代言可以进一步打开消费市场 。 如今 , 美妆消费者中90到95后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 利用偶像代言 , 既可以让同个年龄层的男性学习 , 也可以利用明星效应 , 吸引更多的女性;而各大产品也已经去掉固有女性化的标签 , 更加偏向中性化 。到如今不管是护肤还是美妆的消费市场 , 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 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 , 每个品牌都在不断的成长 , 寻找“男色经济”带来的新鲜市场的平衡点 。
也许有些人还存在固有的思想 , 只有在日常不断地渗透男生精致观 , 让更多的人适应“男色经济” , 去除固化思想 , 强调男色不被定义 , 这颗新星才有可能在当代市场中更加发光发热 。
《蝙蝠侠大战超人:正义黎明》上映后不断刷新票房纪录 , 上映第一周全美票房就达到了1500万美元 , 海外票房也表现良好 。 吸引观众眼球的 , 除了炫酷的战斗场面和令人眼花缭乱的动作镜头 , 还有两位超级英雄的四溢的雄(D)性(罩)荷(杯)尔(大)蒙(胸) 。
在影片预告片放出之时 , 观众们最多的评论就是“Henry Cavill(超人饰演者)的胸肌是不是又大了一圈?!”为了出演这个角色 , Henry持续进行高强度的魔鬼训练以保持身材 , 当超级英雄真不容易 , 当个受女性观众欢迎的超级英雄更不容易 。
如果说这部爆米花大片中超级英雄的完美身材和轮廓分明的五官是吸引女性观众的其中一个噱头 , 那么《魔力麦克》则是坦荡荡地让女观众们为猛男的胸肌买单 。
这部讲述脱衣舞男故事的电影一上映便大受女性观众追捧 , 以700万的低成本拿下全球1.6亿的票房 , 甚至推出了续集 。 《魔力麦克》大获成功 , 千万不要以为把它看做偶然的成功个例 , 主角们散发的雄性魅力就是《魔力麦克》的魔力所在 。
▲面对钱宁·塔图姆的胸肌 , 只需要舔屏 。
得益于女性经济能力的提升和女权意识的觉醒 , 女性消费行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自由独立 。 市场上迎合女性消费心理的“男色经济”越加普遍 , 甚至成了大势所趋 , 席卷全球 。 就连以往教女性穿衣打扮的顶级时尚女刊也纷纷出招 , 争先恐后地让一众鲜肉美男登上封面 。 前不久某时尚杂志公布了胡歌与霍建华以男男配对的形式拍摄的封面 , 1万本预售存货竟然在短短15分钟内售罄 , 爆炸式的销售量让人对“男色消费”的万能法则不得不服 。
“男色消费”狂热度空前 , 却也不算新兴潮流 。 很多人说国内的“男色”现象始于15年前台湾偶像剧《流星花园》的热播 , 剧中的F4组合让无数少女为之尖叫疯狂 。 然而这一套也是从日韩偷师而来 。 作为亚洲流行风向标的日韩文化市场 , “男色消费”这招玩得更溜 。
就拿近年势头猛烈的韩剧来说 , 女性视角的叙述方式和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它在女性群体当中热度不减 。 为什么韩剧男主角能够大火?因为他们满足了女性对男性的所有幻想 , “纯情暖男”“霸道总裁”“万年冰山”……总有一款适合你 。 韩剧火了多少部 , 迷妹们的老公就换了多少拨 。 还有多少人记得当年大明湖畔的都敏俊?《太阳的后裔》即将播完 , 不知道仲基欧巴后面的新晋老公还有多久会出现?
日本的少女动漫的人气积累也是同样的道理 。 少女漫画 , 顾名思义 , 主打年轻女性市场 。 因此少女漫画大都画风唯美 , 人物美型 , 多数渲染罗曼蒂克的理想爱情故事 , 玛丽苏汤姆苏情节简直不要太多 。 俗话说 , 没有什么少女心是一个花美男撩不动的 , 如果有 , 那就一群 。 (误)
所谓“男色” , 是男性出众的外型带来的美感 。 然而一边是麒麟臂狗公腰的猛男 , 一边是皮肤吹弹可破的花美男 , 亚洲和欧美地区的女性对“男色消费”的对象的理解和外形的偏好大有不同 , 原因何在?这就不得不提欧亚地区对男性美的审美观差异 。 虽然在过去的男权社会中 , “美色”总是指向女性 , “男色消费”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无稽之谈 , 但人们对男性美的价值取向成形已久 , 许多传统审美观念也沿袭下来 , 对现代人的审美偏好产生很大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