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珑文史@是如何“变身”的?,晋公子重耳的流亡之路:贪图安逸的大国公子( 二 )


遗憾的是 , 重耳并无回应 。 最后 , 齐姜与随从们密谋 , 决定将重耳灌醉载离齐国 。
从史料中的文字:“子有四方之志 , 其闻之者 , 吾杀之矣!”及“行也 , 怀与安 , 实败名!”可见齐姜之深谋远虑 , 以及随从们之大义凛然 , 若不是他们 , 重耳如何能成就日后的霸业?
玲珑文史@是如何“变身”的?,晋公子重耳的流亡之路:贪图安逸的大国公子
文章图片
齐姜剧照
重耳酒醒之后 , 发觉自己身在马车之上 , 已经远离齐国 , 遂怒以戈逐狐偃 。 由此可见这个时期的重耳怀安、好色 , 而这正是《左传》塑造其生动形象的最妙之处 。
重耳对齐姜情深义重 , 不忍离开;当然也是贪逸富贵、沉溺安乐的性格使然 。 幸而齐姜果断 , 将重耳从温柔乡打醒 , 否则 , 重耳只能在齐国苟且一生 , 文公霸业将无从谈起 , 春秋历史亦将被改写 。
重耳居齐五年后 , 于鲁僖公二十一年离开 , 接着到了曹国 。
曹、郑两国 , 像卫国一样“因小失大”
重耳到了曹国 , 却受到曹共公的“非礼” 。
曹共公听闻重耳有“骈胁(肋骨紧密相连)” , 十分好奇 , 故在重耳洗澡的时候 , 躲在浴帘后面偷窥 。
重耳受辱后 , 非常生气 , 因而种下了日后对其报复的种子 。
曹共公虽然短视无礼 , 但曹国大夫僖负羁之妻 , 却慧眼独具 , 早已看出重耳身旁的随从 , 个个都不简单 , 将来若重耳返国继承君位 , 他们必是辅佐之才 。 于是她让丈夫僖负羁向重耳献礼 。 重耳接受了食物 , 但退还了放在盘中的宝玉 。
玲珑文史@是如何“变身”的?,晋公子重耳的流亡之路:贪图安逸的大国公子
文章图片
晋文公剧照
《左传》写曹共公的轻薄无礼 , 言简意赅:“欲观其裸 。 浴 , 薄而观之 。 ”短短九个字 , 道尽了曹共公对重耳的羞辱;也借僖负羁妻子之口 , 揭露出随从之贤能 , 以及重耳之不凡 。
此段 , 为僖公二十八年晋文公救宋侵曹埋下伏笔 , 并且是侵曹时“令无入僖负羁之宫”的原因 。
自此以后 , 重耳言行全然不同 。 其性格日趋成熟 , 其命运也峰回路转 , 其受到礼遇的机会越来越多 , 其不凡的气势隐然成形 。
接着重耳离开曹国 , 到了宋国 , 受到宋襄公特别的礼遇 。
刚遭受“泓水之战”惨败的宋襄公 , 仍接受大夫的劝谏 , 义气相挺 , 馈赠了八十匹骏马给重耳 , 以厚植重耳返国的实力 。
虽然宋国地小势弱 , 无法提供给重耳任何政治上的援助 , 但也表现出宽宏的度量 , 亦可见宋襄公慧眼识英雄 。
重耳离开宋国 , 一行人浩浩荡荡来到了郑国 。 郑国国势已今非昔比 , 郑文公并不礼遇重耳 。
叔詹谏曰:“臣闻天之所启 , 人弗及也 。 晋公子有三焉……”
郑文公无礼 , 而叔詹分析重耳有三项与众不同的特质 。
首先 , 他从优生学的观点来论断 , 男女同姓(皆姬姓)结婚 , 生痴呆儿的几率很高 , 而重耳却天资异秉 。
其次 , 他从诸侯国的形势来观察 , 晋国一直不安定 , 重耳遭遇流亡之难 , 这是上天给予重耳得国的好机会 。
最重要的是第三项 , 重耳的随从们 , 不仅人才济济 , 而且不离不弃 , 这从另一方面说明重耳之德 , 能服“足以上人”之从者 , 这显然是重耳得以复国的基础 。
玲珑文史@是如何“变身”的?,晋公子重耳的流亡之路:贪图安逸的大国公子
文章图片
晋文公剧照
可惜 , 郑文公短视近利 , 并没有接受叔詹的劝谏 , 错失了良机 。
后来 , 晋文公果然联秦征讨郑国 。 卫、曹、郑三国都由于不礼重耳 , 而遭到报复;“因小失大” , 使三国陷入战争 。
在楚国 , 重耳流露出英雄本色
重耳离开郑国 , 历尽千辛万苦 , 来到楚国 。 楚成王以“国君之礼”接待了他 。
历经这些年的磨练与挫折 , 重耳已练就一身气度与胆识 , 其君主之势 , 已隐然彰显而出;在与楚成王的对话中 , 更见其英气勃勃 , 不自觉流露出英雄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