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树]空有母婴巨头名号,上市后的宝宝树能摆脱不赚钱的尴尬处境吗?

 
[宝宝树]空有母婴巨头名号,上市后的宝宝树能摆脱不赚钱的尴尬处境吗?
文章图片
最近国内巨头企业纷纷开启了上市征程,小米、美团、同程艺龙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企业。6月28日,宝宝树也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
纵观整个母婴市场,有包括宝宝树、蜜芽、贝贝网、宝贝格子、妈妈网和辣妈汇等垂直电商,还有阿里和京东等综合性电商平台,线下商超及母婴连锁店,市场竞争激烈。作为国内母婴综合社区平台的佼佼者,宝宝树的上市也吸引了外界的关注。
对于任何一家即将上市的公司来说,招股书一直大家关注的焦点。根据宝宝树提供的招股书显示,2015年-2017年营收为2亿元、5.09亿元、7.29亿元,2015年-2017年年度亏损2.86亿元、9.34亿元、9.11亿元。
[宝宝树]空有母婴巨头名号,上市后的宝宝树能摆脱不赚钱的尴尬处境吗?
文章图片
为什么这样一家营收数亿,用户数亿的母婴巨头,直到现在还是亏损?这不禁让外界疑惑,母婴市场这个万亿级别的蓝海为何连宝宝树这类级别的行业巨头都不赚钱?母婴电商繁荣的背后是否存在很多问题?寻求上市的宝宝树,能否借资本力量解决目前华而不实的现象?国内母婴市场达万亿规模级别 但母婴电商市场却乱象丛生
[宝宝树]空有母婴巨头名号,上市后的宝宝树能摆脱不赚钱的尴尬处境吗?
文章图片
随着消费升级和国家开放二胎政策,越来越多的家长舍得为孩子花钱,而这也让母婴市场消费迎来了一个发展新高峰。有关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母婴商品网络零售总额约3877.5亿元,环比增长32.3%,约占全年网络零售总额的5.4%,同时随着用户消费理念升级,消费能力增加,母婴行业发展越来越细分化,母婴商品网络零售总额将继续扩大,到2020年预测母婴商品网络零售总额达到6637.2亿元,增速15.2%。互联网母婴渗透率超全网网民增长速度,稳定增长,达5.8%。
[宝宝树]空有母婴巨头名号,上市后的宝宝树能摆脱不赚钱的尴尬处境吗?
文章图片
这么一个大数据支撑母婴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而作为其中关键一环的母婴电商市场应该也是相当庞大,然而现阶段母婴电商在繁荣背后充满了浮夸急躁。母婴电商平台数据造假成风 平台越多市场越混乱
由于母婴市场潜力大,导致巨头、资本纷纷介入这个市场,各类母婴电商平台、APP、微商层出不穷,平台越多反而让市场更混乱,资源分散的前提下,自然也很难形成这一市场的核心梯队。
母婴电商平台为了给外界交一份好看的数据,就会在平台上的销售数量去做手脚。之前据央广网报道显示:“关于宝宝树我们统计了它的各部分销量的变化,发现有些产品它的销量会从很短的时间内从0突然间跳到100。这种突然变化的数据占总销量的27%至42%。我们认为这部分不是真实的销售数据。” 不仅仅是宝宝树,另一家母婴电商贝贝网也同样面临数据造假的指责。
流量为王的确是互联网的一大核心概念,母婴电商平台数据造假虽说一定程度上给外界营造用户活跃高、销量好的假象,但靠伪造的流量数据欺骗投资者获得高额融资、欺骗消费者得到营销效果,纸包不住火,迟早暴露。母婴电商平台产品真假掺杂 低价策略吸引用户不长久
在外界看来,母婴市场确实红红火火,但是这种火是否是一种良性发展的旺火呢?目前来看平台和商家仍在低价薄利、假冒伪劣的“泥潭”中越陷越深。这其中,既有电商平台监管不力、商家侥幸投机的问题,也有消费者盲目“跟风”、“任性”消费的因素。
母婴行业是个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行业,某些母婴产品问题频发消磨了消费者对母婴电商的信任。2017年网购母婴商品质量抽检结果显示,母婴产品有81批次不合格,总体不合格率为27%。国内母婴品牌商品陆续被查出产品掺假、不合格等问题,这无疑是给母婴电商的致命一击。
母婴消费具有“重质轻价”的特殊性,消费者最大诉求是产品质量,其次才是价格。在母婴商品的选择上,线上电商渠道的价格优势被弱化,线下渠道的品牌信任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消费者可以得到直接的商品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