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之最”!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就在寿宁( 三 )
明清以来,斜滩古民居建筑比比皆是,它集名人故居、官僚豪宅、神宫庙宇、传统商铺、特色民居于一体,迄今保存相对完整、相对集中,数量之多实属罕见。据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盘点,斜滩主村保存尚好的古建古宅还有160余座。当年,斜滩鼎鼎有名的卢何周郭四大家族的名人世居中,有过三门举人的卢氏古居进士及第;世代为宦的朝议第;人才辈出的何家巷名人故居;号称明清古建筑活化石的郭氏大宅院……这些古风犹存、风情别具的每一幢古名居里都飘出一段神奇的民间传说和历史人物故事,而今又成了游人观览古镇传统乡俗文化的一道绝美风景。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斜滩有幢建于清咸丰年间、将近200年历史、占地面积约1800平方米,为五榴二进式带两侧厢房、主体三层木质、外围防火墙结构的民间古宅尤其引人注目:正厅悬挂“家学渊源”锒金雕刻横匾,后厅墙雕塑的大“寿”字与两边题刻联句:“豹隐南山雾,鹏博北海风”以及前门墙头屋檐下的一排“郭子仪五女拜寿图”精美彩绘,构成一幅喜庆满堂、蓬筚生辉的景致,堪称古镇众多民居中别具一格的杰作;视野可及之处,翘角飞檐、木刻、石雕、泥塑、彩绘,均设计精到、工艺精湛、装修精致,房内木柱又立于磉石之上,整座建筑不失古朴、优雅、美观之处,足见古人构建之考究,浓缩建筑风格之精华。
文章插图
镇内的何家巷外环绕小溪涧,巷内“之”字型排开8座建筑考究、风格别致的清代古宅,那高高的防火墙、幽幽的小曲巷,厝厝相连、门门相通,从外径直往里走,恰似曲径通幽处;每座楼房为两进两厢、三层木质结构,俨然似闽南的土楼,外围四周高燥筑防火骑马墙、内铺三合土地面,冬暖夏凉,房内木柱立于圆盘形磉石之上,整座建筑未受潮湿影响;屋顶翘角飞檐,厅堂上方雕梁画栋,门窗格扇花鸟浮雕栩栩如生;门楣及正厅装饰优雅精致、古朴典雅。巷子里的其它民宅建筑风格极为相似,只是规模大小不同而已;其实小巷是一处集居住、聚会、休闲、防御功能于一体的城堡式建筑群,占地面积近6000平方米;看那一幢幢古色古朴的老民宅,顿有一种置身于古老沧桑年代的感觉,当地的老一辈人信奉此说,何家巷面朝斜滩张家龙岗和郭家龙岗,此乃双龙灵秀钟会之地,文化底蕴深厚,灵气十足,使每一幢古宅里孕育出无数旷世奇才。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清代以来的鼎盛时期,斜滩百舸争流、商贾云集、人事往来、络绎不绝,各行各业生意兴隆,素有“闽东小上海”称誉。古人曾留下“门迎云路三千客,地踞龙江第一峰”、“斗垤鳏鱼楼下酒,山澄栗子雨前茶”的珍贵的历史民俗文化遗产。
文章插图
1955年,身为福建省文史馆馆员的前福建学院院长郭公木先生(斜滩籍人),在所著一篇《乡忆》中这样写道:“何家巷辈出的人才是古镇斜滩的一个渊薮,其地位盖于寿宁乃至闽东,为标志斜滩厚重的人文烙上历史的印钤”。这正是印证斜滩古镇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
编辑:黄蕊云
校对:刘守芳
责编:吴信德
编审:刘黎明
收藏
举报
- 这些历史虚构的人物,你相信了几个!
- 这些诗你可能只知一句不知全诗
- 这些十文铜元!小名誉品,遇到可别错过!
- 把这些东西倒进花盆里,家里的花都长疯了!
- 这些历史名画,你认得几个这个神鸟凤凰图有点眼熟!
- 多肉乌木,养好不难,繁殖不易,尤其是播种要注意这些,才会发芽!
- 高贵的兰花也能入茶?踏雪兰妃茶属什么茶?踏雪兰妃茶冲泡技巧?
- 这些汉服曾经火遍汉服圈,但是现在很少人去买,原因很简单
- 养花遇到这3种情况,该给花草换土了,注意这些细节
- 这些电视剧是90年代上海人为自己写下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