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绝代南唐,凭什么立足中原名传后世?经济重心南移,千古词帝( 三 )
这样的诗词造诣,这样的写作功底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的。所以,李煜在词文化上的造诣已经不是后人能够简单评说的了,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长河当中,李煜被称为千古词帝,被称之为是文坛上面词造诣最高的人,很多人都说李煜这样的文学造诣是在痛苦当中延生出来的。或许是这样的。
文章插图
亡国之君李煜并不是昏庸的君主
李煜是一个亡国之君,他曾经是南朝的天子后来却变成了北国的幽囚,他的人生从天上跌入到了地狱,他失去了自己拥有的一切。被掳北上之后,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家园,可是,他终其一生都没能够回到他梦里的地方。在这样无限的思念当中,在那些被思念折磨的日子里,他写下了那些或者血泪的诗词,后世的赵翼评价说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或许这才是他的出路,或许没有那些坎坷的经历他也写不出造诣如此之高的诗词。
后世有很多的历史学家,并不认为李煜是一个昏庸的君主,曾经南唐的一位将军就曾经评价过他,说:如果李煜真的无能,他又为什么能够守国十五年呢?李煜到底是不是一个昏庸的君主?在他执政时期之内到底做过什么?我们已经不可能知晓了,毕竟历史已经过去,时间太过久远,一千多年前的南唐已经彻底的淹没在了历史的风沙当中,我们根本没有办法去寻觅当时的点点滴滴。
毫无疑问的是,李煜能够和平的归顺宋朝为南京城的保护是做出了贡献的。其实,在当时古代的历史时期已经是一个分久必合的状态,整个历史的车轮向着统一的方向前进,统一已经成为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南唐作为一个小国绝对不可能在这样的历史潮流之下单独生存下来。
文章插图
如果李煜真的拼死抵抗的话,南唐只会成为一个被攻陷的城池。那么,将会有无数的平民百姓流离失所,将会有无数的士兵战死沙场,这其实并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毕竟当时的南唐并不属于外族,它只是中原地区分裂割据出来的一个小诸侯国。
综述
笔者认为,南唐归顺中原地区的历史大潮流,必须走上一条统一的道路。如果它没有归顺宋朝,那么它也一定会在宋朝军队的铁蹄之下倒塌,毕竟它只是一个小诸侯国,没有能力去抵抗一个大国的进攻。并且在李煜的时候,这个国家的实力也已经比较衰败,哪怕李煜是一个贤能的君主也很难起死回生。
所以说,其实南唐能够归顺宋朝还是一个比较完美的方案,或许李煜只是用自己的痛苦去承担了绝大多数人的痛苦,虽然有很多的人不能理解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这个决定确实保全了许许多多的家庭。
文章插图
笔者认为,研究历史会给我们很多启示。南唐只是一个诸侯小国,只是一个存在了三十多年的国家,但是它却凭借着这三十几年为中国历史留下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滚滚的历史长河之中华划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在经济方面对于大环境下的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在文化的发展和繁荣的过程当中也是熠熠发光的。
如果没有李璟和李煜在诗词方面的推动,宋词也很难说会像后来那么辉煌;如果没有李昪当时在经济方面的改革和推动,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也不会那么顺利……所以,哪怕这只是一个小的国家,也并不能忽视它对历史的贡献。
所以说,每一个历史王朝的存在都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我们研究历史的时候并不能够因为它存在的时间短,领土范围小而就忽略它。相反,我们更应该仔细研究这些历史王朝的价值,研究它存在的必要和意义,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真正了解中国历史社会的需要,真正的走向更加辉煌的时代。
- 明知是林冲仇人,宋江还放高俅下山,林冲为什么不跟宋江翻脸
- 运用安全工程实务题——秋分有什么美好寓意?
- 大汉盛世的真实生活场景是什么样的?走近汉画中的历史故事
- 梁山为何能打赢方腊?不是梁山有多强,你看方腊自己做了什么傻事
- 历史上有什么遗祸千秋的决定八股文、闭关锁国,中国近代的屈辱
- 唐僧为什么不用九环锡杖,你看它的前两任主人是谁
- 王昭君的墓为什么能够保留到今天?因为这个原因盗墓贼都要绕着走
- 俗语“只有累死的牛,没有耕坏的田”是啥意思,背后还藏有什么
- 古代皇后妃子对自己的称谓,本宫哀家臣妾分别是什么
- 农村俗语''早不买猪肉,晚不买豆腐''是什么意思?是否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