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唯一的一对爱情之路坎坷,一见钟情的背后是50多年的等待

民国唯一的一对爱情之路坎坷,一见钟情的背后是50多年的等待】民国才女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是一位奇女子,在张爱玲写下的多部著作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足以说明她鲜明的个性以及对爱情忠贞不渝的态度,就对张爱玲的人生以及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响。虽然出身名门之后,但张茂渊的早年生活并不如一般的大户人家小姐那样轻松自由。
民国唯一的一对爱情之路坎坷,一见钟情的背后是50多年的等待
文章插图
她的父亲是晚清名臣张佩伦,是清廷著名“清流派”的代表人物,在朝廷之中官居左副都御史,负责弹劾贪赃枉法、办事不力、徇私舞弊之人,在当时也算是有地位的人。后来中法之间出现摩擦,力主抗战的张佩伦被派往前线指挥福建水师,然而在后来的马尾之战中,由于信息闭塞、装备落后以及指挥不力等原因,致使福建水师全军覆没,而经此败仗的张佩伦被革职流放。而恰恰是此时,他的才华被李鸿章所看重,李鸿章不仅没有在意张佩伦的过错,还将自己的小女儿李鞠耦嫁给了张佩伦,李鞠耦也就是后来张茂渊的母亲。
民国唯一的一对爱情之路坎坷,一见钟情的背后是50多年的等待
文章插图
然而张佩伦在遇到这桩婚姻的时候已经有四十多岁了,而张茂渊的母亲李鞠耦此时只有22岁,这也就造成了二人在结婚十五年张佩伦便离开了人世时37岁的李鞠耦只能带着时年两岁的张茂渊以及七岁的张廷重独自生活的局面。此后,虽然李鞠耦本人由于封建思想的毒害终身守寡,且很少在公共场合抛头露面,但毕竟出身于名门,所以她对于自己的子女格外严苛,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两个孩子身上。于是,李鞠耦不仅对儿子的学业要求不低,就算是作为女儿的张茂源,同样也受到了严厉的管教。或许是母亲孤僻而又强硬的性格,造就了张茂渊后来个性鲜明、敢爱敢恨的特质。
民国唯一的一对爱情之路坎坷,一见钟情的背后是50多年的等待
文章插图
张茂渊的性格究竟有多么率性果真,我们或许可以从以下几个事例中有所体会。年幼时,心高气傲的张爱玲与继母发生了争执,争吵之际继母伸手打了张爱玲一巴掌,此时张爱玲正要出手还击,谁料继母突然疯狂嘶喊。这引来了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在继母的挑拨离间之下父亲将女儿张爱玲毒打了一顿,并将其囚禁。 张茂渊听说了侄女受到继母欺辱的事情后,毅然来到哥哥家里与其争论,然而她同样遭受了哥哥的毒打,即便如此,张茂渊也坚持维护自己与侄女的尊严,毫不退缩妥协。
民国唯一的一对爱情之路坎坷,一见钟情的背后是50多年的等待
文章插图
还有,在张爱玲与汪伪政府宣传部副部长胡兰成交往期间,张茂渊认为胡兰成此人叛国投敌,多次劝阻张爱玲远离此人。虽然当时年轻气盛的张爱玲并没有听从姑姑的建议,但这足以见得张茂渊的通晓事理、爱憎分明。而最能体现出张茂渊高贵品质的,要属她和李开弟的爱情故事了。在她24岁出国留学之际,在前往英国的轮船上遇到了彼时正要前往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硕士的李开弟。初次远行的张茂渊十分不适应轮船一路上的颠簸,好几次都吐得一塌糊涂,不过好在同行的李开弟一路上对她悉心照料,在此期间二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民国唯一的一对爱情之路坎坷,一见钟情的背后是50多年的等待
文章插图
此时的李开弟虽然对于张茂渊颇有好感,但奈何早有婚约在身,因而在留学期间二人鲜有来往。然而爱的种子已经悄悄地播种在了张茂渊的心里,她此时暗暗发誓,今生非李开弟不嫁。在两人留学回国之后,李开弟与未婚妻喜结连理,而张茂渊则保留着最纯真的爱意,她在此期间始终将李开弟视作自己的朋友,保持着自己的底线与原则,从未涉足过李开弟的婚姻,这一等就是52年。52年后,李开弟的原配妻子因病逝世,在临死前,她拉着张茂渊的手终于深情地说:“你与李开弟之间的感情我早有耳闻,奈何得知你们感情后我已怀孕,52年来你的所作所为我都看在眼里,希望我死后你们能够结为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