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在我们血液中的马尔克斯( 二 )
在马尔克斯之后,我们拥有了自己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被严密地遮蔽在幕布之下的现实。
中国本土最卓越的作家,都在向马尔克斯致敬。余华在1994年以《活着》、2005年以《兄弟》向马尔克斯致敬;莫言在1986年以《红高粱》、1994年以《丰乳肥臀》、2006年以《生死疲劳》向马尔克斯致敬。
马尔克斯几乎所有的汉译作品,各种版本的《百年孤独》——最早上海译文版、云南人民版、浙江文艺版等,都赫然在架,成为我生活中的一个部分。四年前我重读上海译文版的《百年孤独》,不知道怎么的已无二十年前反复阅读时的那种激动。也许,马尔克斯已经进入了我的血液中,成为我文学生命中最隐秘的因子。
因为《百年孤独》的巨大影响,马尔克斯其他优秀作品就这样被淹没了,但作为热心的读者,我也一直喜欢着《霍乱时期的爱情》、《没人给他写信的上校》、《迷宫中的将军》等作品。
我的血液中,流淌着马尔克斯。
——图文来源网络,敬供学习!
正在发生的最纯正的中国原创文学分享平台
- 中原到底有多大中原都包括哪些地方!
- 放屁真的无用吗?那是你不懂“屁”的善意提醒
- 卢德发现1700年前马赛克地板画,不仅精美,还让我们知道一个道理
- 这些诗你可能只知一句不知全诗
- 我们要怎样才能读懂《诗经》以《羔羊》这首小诗为例聊一聊
- 年少时不懂刘姥姥,嘲笑她太笨拙,读懂刘姥姥时,我们却不再年少
- 刘禹锡这首诗告诉了我们,生活虽然不如意,但是也要坚强地去面对
- 数千年里那么多古人去世,可为何我们如今看到的古墓如此稀少!
- 古代官员动不动辞官回乡,靠啥生活?古人有一特质我们丢失了
- 在家则可为众女师范,在国则可为母后表仪——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