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发现了吗?《魔兽世界》里这样的副本和BOSS玩家都不喜欢( 三 )



游戏|发现了吗?《魔兽世界》里这样的副本和BOSS玩家都不喜欢
文章图片
第二 , 让这些“打断玩家方案流程”的元素不针对个人 , 而是针对整个队伍(也就是说那些需要全团一起处理的机制要比“点名”的机制给玩家带来的负面情绪要稍好一点) 。 比如“ICC”的冰龙BOSS“辛达苟萨”就是一个例子 , 玩家在BOSS的“升空”阶段需要集体移动到指定的位置 , 然后被点名冰冻的玩家出人群顶在前面 , 其余玩家则躲在化作冰山的他们身后规避BOSS的毁灭性AOE技能 , 在这个例子中 , 即便是那些没有被点名的玩家也需要进行集体移动并对机制进行处理 。 (“红魔馆”里议会BOSS的“广场舞”也是“全员参与”的例子)

游戏|发现了吗?《魔兽世界》里这样的副本和BOSS玩家都不喜欢
文章图片
“广场舞”是需要大家一起来处理的机制
第三 , 玩家在处理相关机制之后可以对BOSS本体血量造成“有效伤害” 。 也就是说尽量不要让玩家感觉到“某个机制是设计师刻意做出来刁难我们”或者是“刻意用来拖延战斗流程”的 , 正面的例子就是5人副本“彼界”的尾王 , 玩家在战斗过程中会被传送到不同的平台处理BOSS的“影子” , 将影子击杀后点击身后的图腾柱可以解放邦桑迪的力量让这位“死神”对BOSS本体造成巨额伤害 , 正是因为存在这样的机制 , 所以大多数玩家将其评为“彼界”副本里最简单的BOSS 。 但是假设说我们把BOSS的血量削弱变为“通灵剧场”尾王的那个数值 , 但是在战斗中把“邦桑迪助战”的相关元素全部删除 , 包括解放邦桑迪力量之后造成的伤害以及给予玩家的急速buff , 仅仅是“在战斗中传送玩家到各个平台—击杀影子—传送回去再继续打P1”这样的流程 , 那显然就会变成“反面教材”了 。

游戏|发现了吗?《魔兽世界》里这样的副本和BOSS玩家都不喜欢
文章图片
“穆厄扎拉”同样会打断玩家的输出 , 但机制的处理是有良好正反馈的
第四 , 可以让玩家去利用一些“负面技能” 。 比如说《争霸艾泽拉斯》里“围攻伯拉勒斯”副本炮手小怪的AOE技能就可以作用于其他小怪 , 而《大地的裂变》副本“旋云之巅”里的“风龙”BOSS玩家的站位会让自己身上的状态呈现“顺风”和“逆风”两种状态 , 当玩家站位正确处于“顺风”的时候 , 他们会获得一个强大的急速BUFF , 但如果站位错误处于“逆风”时则会降低大量的急速 。

游戏|发现了吗?《魔兽世界》里这样的副本和BOSS玩家都不喜欢
文章图片
第五 , 严格控制“干扰元素”的出现频率 , 无论如何都应该给玩家一些“站桩输出”的空间 。 如果玩家总是在频繁地走位、出人群、“等救” , 那毫无疑问他会觉得这场战斗的体验糟糕透顶 , 尤其是那些依赖读条的远程职业 , 像是萨格拉斯之墓“M基尔加丹”最后阶段的战斗 , 以及尼奥罗萨“M外壳”最后阶段的战斗我觉得应该不会给任何玩家留下任何美好的回忆(尤其是“M外壳”的最后阶段 , 甚至要求全团吃加速药水跑路 , 期间还有乱七八糟的分摊、躲触手等等 , 真的体验全无) 。 而《暗影国度》为什么讨厌“凋魂之殇”尾王的玩家那么多 , 除了治疗不喜欢毒雨技能之外 , DPS也会觉得尾王“下潜”然后躲触须 , 中间还要转火小怪 , 这样的战斗流程“严重打断了自己熟悉的输出手法和方案” , 即便没有团灭顺利将其击杀 , 也毫无快感可言 。

游戏|发现了吗?《魔兽世界》里这样的副本和BOSS玩家都不喜欢
文章图片
“外壳”真的是一个开荒过了之后不想再打第二次的BOSS
以上就是对《魔兽世界》里玩家们不喜欢的副本和BOSS的总结 , 谢谢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