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油汽车未来预测:「BYD·DMi系统」已经指明方向( 二 )


  • P0+P3=秦ProDM定位≥13万
  • P0+P4=宋ProDM定于≥16万
  • P0+P4+2.0T=汉DM定位中端20万级别
  • P0+P3+P4+2.0T=唐DM
P0架构的电机指BSG发电启动一体机 , P3为前置变速箱末端的驱动电机 , P4则是后桥驱动电机 。 价格最低的秦Pro通过1.5T内燃机集成BSG , 实现了早期ECVT和丰田ECVT的油电混合不亏电的标准 , 同时实现了本田ECVT以增程驾驶为主的驱动模式 , 可以说水平已经很高 。
燃油汽车未来预测:「BYD·DMi系统」已经指明方向文章插图
独立布局的驱动电机集成减速器 , 同时功率不受影响;单电机的起步功率标准为110kw , 这要比两田ECVT双电机的总功率普遍更高 。 所以DM3.0系统入门级标准也具备高性能 , 5.9秒破百的轿车是曾经的最低标准——从技术角度和车辆品质来分析 , 貌似合资品牌中没有任何一款汽车可以相提并论了 , 然而结局怎样呢?
答案是除了新晋上市的汉以外 , 其他车辆的销量都不够理想;原因除了C端市场的主题仍旧不能正视自主品牌以外 , 也确实有比亚迪过于追求性能 , 而忽略对油耗方面进行宣传的漏洞 。 而高性能汽车对于不懂技术的消费者而言 , 普遍认定为等于高油耗 , 这也是DM3.0系统给自己挖的坑;那么想要改变这一困局 , 需要的的能够让是「拿出一个省油的姿态」 。
燃油汽车未来预测:「BYD·DMi系统」已经指明方向文章插图
第二节·DMi系统特点简析前期公布的信息显示DMi将会使用「1.5L阿特金森+ECVT」 , 这项技术对于比亚迪DM系列而言理论上没有技术障碍 , 但确实属于性能的降级 。 毕竟集成电机对功率似乎可能有影响 , 内燃机貌似也难以达到理想的运行状态 。 那么想要节油就要像两田油电混合汽车一样保守的去驾驶 , 不过量产车似乎还是没有进行这样的设定 。
内燃机装备的是1.5L/1.5T两台阿特金森发动机 , 匹配的变速箱仍旧是【HDCT·六档湿式双离合】;这套系统能够做到的让内燃机维持在理想的功率与转速区间 , 这是“多档位”对比“1AT”的绝对优势 。 同时BSG电机的存在仍旧可以做到“准无缝换挡” , 也就是换挡前后依靠电机来稳定内燃机的转速 , 与变速箱进行合理的匹配 , 换挡平顺表现不是一般概念的AT或DCT 。
燃油汽车未来预测:「BYD·DMi系统」已经指明方向文章插图
重点:驱动电机仍旧保留了独立布局的P3架构 , 说白了这套系统就是DM3.0的基础 , 只是内燃机进行了节油升级(相对影响性能) , 同时对运行模式进行了优化!
  • 1.5L·81kw/135N·m
  • 1.5T·102kw/231N·m
这两台特殊循环的发动机以小排量做到了竞品1.8-2.5L阿特金森或米勒循环的水平 , 其中的1.5T不惜成本的使用直喷与涡轮增压技术 , 通过EGR系统降低排放并以废气循环方式再次降低油耗 。 同时了区别于普通内燃机的四组防冻冷却液的循环模式 , 以及对转速的精准控制实现了主要在最佳热效率区间维持运转——43%的热效率能进一步降低耗油量 。
运行模式的特点则是以电动机作为主要动力元 , 内燃机或作为辅助驱动 , 或者作为增程式的发电机动力源;转速能始终维持在经济转速区间 , 不再以性能模式设定 , 百公里耗油量会低至什么标准呢?比亚迪还是进行了强制亏电的测试 , 秦PLUS的标准为不足4L/100km 。
燃油汽车未来预测:「BYD·DMi系统」已经指明方向文章插图
燃油汽车未来预测:「BYD·DMi系统」已经指明方向文章插图
燃油汽车未来预测:「BYD·DMi系统」已经指明方向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