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水浒梁山归宋后死得最惨的十位好汉( 二 )


可怜解珍做了半世好汉 , 从这百十丈高岩上撞下来 , 死于非命 。下面都是狼牙乱石 , 粉碎了身躯 。解宝见哥哥颠将下来 , 急退步下岭时 , 上头早滚下大小石块 , 并短弩弓箭 , 从竹藤里射来 。可怜解宝为了一世猎户 , 做一块儿射死在乌龙岭边竹藤丛里 。天明 , 岭上差人下来 , 将解珍、解宝尸首就风化在岭上 。”
猎户出身的解珍解宝是翻山越岭的高手 , 山地作战的鼻祖 , 虽然许多人都认为他们哥俩跻身三十六天罡之列非常值得商榷 , 但细看二人履历却发现这哥俩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地为梁山做出了许多突出的贡献 , 发挥着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 , 有一些甚至直接决定了战局的最终走向 。二解擅长于山地作战 , 却最终死在了山地突袭上面 , 就如同能在“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的张顺最终也是死在了水中一样 , 仿佛是命运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 。二解阵亡的经过也与张顺出奇地相似:面对一筹莫展的宋江 , 解氏兄弟主动请缨出战 , 临别也和张顺一样说出了“我弟兄两个 , 自登州越狱上梁山泊 , 托哥哥福荫 , 做了许多年好汉 。又受了国家诰命 , 穿了锦袄子 。今日为朝廷 , 便粉骨碎身 , 报答仁兄 , 也不为多”有些诀别意味的话 。(张顺的原话是:“便把这命报答先锋哥哥许多年好情分 , 也不多了!”)这种遗嘱性质的告别预示着二解的有去无回 。张顺死在涌金门是遇到了更加细心的对手 , 而二解丧身乌龙岭却是缘于自己的粗心大意 。拖动的钢叉撞击峭壁发出的响声在静夜之中被清晰地传到了守岭兵卒的耳中 。解珍直接从百十丈高处坠崖而死 , 落地后的惨状不用多言也知道是惨不忍睹 。而解宝更加惨烈 , 被岭上射下的“大小石块 , 并短弩弓箭”打成蜂窝后又坠落崖底 。鉴于“下面都是狼牙乱石”的地貌 , 已被石块弓箭打散了的身躯 , 再经此撞击 , 恐怕只能用粉身碎骨来形容了!第二天 , 二解的尸体被风干示众于岭上 , 想来也只是些残肢断臂而已!二解与张顺死法相似 , 只因一是峭壁 , 一是湖面 , 所以二解之死特别是解宝之死犹惨于张顺 , 故排在了张顺之前 。二解兢兢业业地走完了他们的水浒征程 , 虽然没有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 但对于他们自己却已经了无遗憾了 。他们用他们的实干证明了他们的价值 , 他们用他们的忠诚 , 实现了他们曾经的承诺 。他们可以了无遗憾地去了 。
水浒传|水浒梁山归宋后死得最惨的十位好汉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TOP6-TOP5 圣水将单廷圭、神火将魏定国
地点:歙州
惨状:“次日 , 卢先锋与同诸将再进兵到歙州城下 , 见城门不关 , 城上并无旌旗 , 城楼上亦无军士 。单廷圭、魏定国两个要夺头功 , 引军便杀入城去 。后面中军卢先锋赶到时 , 只叫得苦 , 那二将已到城门里了 。原来王尚书见折了劫寨人马 , 只诈做弃城而走 , 城门里却掘下陷坑 , 二将是一夫之勇 , 却不提防 , 首先入来 , 不想连人和马 , 都陷在坑里 。那陷坑两边 , 却埋伏着长枪手 , 弓箭军士 , 一齐向前戳杀 , 两将死于坑中 。可怜圣水并神火 , 今日呜呼葬土坑!”
圣水将单廷圭和神火将魏定国是以剿灭梁山征讨大军主帅的身份出场的 , 地位近似于当年的双鞭呼延灼和在他们之前的大刀关胜 , 并在首战中凭借水火二将的特殊本领 , 活捉了关胜的左膀右臂宣赞和郝思文 , 杀得关胜大败 。若非林冲 , 杨志两军赶来助阵 , 关胜恐怕得被水火二将一路杀回梁山泊 。如此出彩的人物 , 归降梁山后却表现的越来越平庸 , 不但排名在手下败将宣赞、郝思文之后 , 而且当年精妙的布阵之法也恍若遗忘 , 更加在攻打歙州时犯了和草莽出身的刘唐一样的低级错误 , 殊无半点当年统帅大军欲踏平梁山的大将之风 。相比与张顺、二解的快死(张顺、二解入水坠崖都会加速死亡进程) , 陷入土坑里的水火二将 , 遭遇长枪手 , 弓箭手的连番戳杀 , 若不刺中要害的话可谓漫长而痛苦 , 最终的模样也不会比张顺、二解好上多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