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50年左右:古罗马哲学家卢克莱修(Lucretius)谈到了人类“毁灭”的可能性 , 但他断言 , 从本质上来说 , 没有任何事物会被真正毁灭 , 失去的必将得到补偿 。 我们的世界也许会死去 , 但终有一日将会重生 。
文章图片
公元1200年左右:印度-阿拉伯记数系统被引入欧洲 , 人们得以对大时间跨度进行计算 。 人们因此发现 , 过去和未来的时间是具有一定深度的 , 而不是永恒延续的 。
公元1300年左右: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哲学家发明了“逻辑可能性”的概念 , 用于思考上帝将世界创造成其它模样的可能性 。 神学家奥康(William of Ockham)等人展开了史上首次思维实验 , 想象了一个没有任何人类存在的世界 。 不过他们认为 , 上帝是不会在这样一个世界中现身的 。
公元1350年:黑死病在欧洲和非洲夺去了近2亿人的生命 , 欧洲失去了约60%的人口 。
公元1564年:利用逻辑可能性这一新概念 , 吉罗拉莫·卡尔达诺(Gerolamo Cardano)开创了概率论这一新学科 , 利用掷骰子来表达宽泛、抽象的概率 。
第二阶段(1600年--1800年):冷漠的宇宙
现代物理学显示 , 地球只是众多行星中的一颗 。 但当时的科学家普遍认为 , 宇宙整体而言是适宜生命存在的 , 充满了类似人类的生命 。 每当一颗拥有生命的行星被摧毁 , 另一颗行星上的生命又会开始发展兴旺 。 物种不会真正灭亡、事物价值无法摧毁的信念犹在 。 人们仍然无法意识到存亡之危机 。
17世纪初:哥白尼学说日渐流行 。 在观察到超新星爆发现象后 , “行星和恒星也可以被摧毁”这一认知也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 但人们依然认为 , 无论是星球还是物种 , 都不会真正消失 , 而是会在别处重生 。
17世纪80年代:罗伯特·胡克(Robert Hooke)与埃德蒙·哈雷(Robert Hooke)打破正统理论 , 提出了“大型地质灾难曾导致史前物种灭绝”的理论 。 不过 , 这类推测在当时仍属于边缘学说 , 未得到人们重视 。
1705年:莱布尼兹与牛顿发明微积分后 , 人们得以对自然现象展开长期预测 。 哈雷预言了“哈雷彗星”的回归 。
1721年:人口科学开始发展 。 人们开始将全球人类视为一体 , 同属于“智人” 。 孟德斯鸠在作品中提出了人类因不孕不育而灭绝的可能性 。
18世纪40年代:在西伯利亚和美洲发现的巨兽化石引发了自然学家的兴趣 , 但又令他们困惑不已 。 这些会不会是已灭绝的野兽留下的化石呢?
18世纪50年代:人们开始对人类的灭绝提出猜想 , 但仍然坚信 , 人类有朝一日还会复生、重新繁衍兴盛 。
1755年:里斯本大地震使整个欧洲为之撼动 。 当时颇具影响力的地质学家乔治·布丰(Georges Buffon)接受了史前生物灭绝的理论 , 并开始思考在人类消失之后、动物是否会成为地球之主 。
1758年:林奈将“人属”加入了自己的生物分类系统 。 哈雷彗星回归 , 哈雷的预言得到验证 。
文章图片
1763年:托马斯·贝叶斯(Thomas Bayes)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概率学说发表 , 提供了先验概率的计算规则 。
18世纪70年代:科学家首次提出 , 智人也许是地球独有的物种 , 因此完全依赖于地球上特有的环境条件 。 霍尔巴赫男爵(Baron d'Holbach)提出 , 若地球被摧毁 , 地球上的物种也必将随之消失殆尽 。
1773年:概率论首次被应用于全球性灾难的风险预测 。 约瑟夫·拉朗德(Joseph Lalande)计算了地球被一颗轨道与地球相交的彗星撞击的概率 。
- 一位再婚男人的自述:“和谁结婚,真的不一样。”
- 男人|男人最终把这些东西给你,就说明他真的愿意和你一辈子
- 外卖员|外卖小哥倒地大哭,其实男人真的不容易
- 人类|人和猩猩能够生育后代吗?科学家“亲身试验”,给出解答
-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冬天,没有空调,没有暖气,却为啥不怕冷?(看到最后真的暖暖的!)
- 女人真的喜欢你,单独相处的时候,肯定会有这三种表现
- 小行星|探测器从小行星上捡到了一根“头发”,经检测发现:它不属于人类
- 孟子观点:为富不仁,现实生活真的如此吗?
- 金星|人类在太空中最适合的居住地! 不是月球、火星, 而是它
- 网络彩票输到最后负债累累,真的有人可以做到回血上岸吗?